选择买电梯房还是楼梯房?

  一看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想:电梯和楼梯,难道这还需要考虑吗?的确,提起楼梯,除了一部分儿时朦胧的记忆外,剩下的就是“累”,空手上楼累,负重上楼更累。电梯,使人们居住现代化,更关键的是它能把楼梯的“累”磨灭的一干二净,一按楼层选择按钮,瞬间就到家门口了,比走楼梯可省气多了。那么,电梯和楼梯,还需要选择吗?又应该如何选择?

  纵观老城区近年的商品房,非电梯房已经鲜有出现,而今天在售的楼盘中,非电梯房已经绝迹。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与土地资源日渐短缺的矛盾在老城区显得异常突出。老城区完善的公共配套使许多原住民不愿离开,又吸引了不少外区“移民”,而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被开发,因此在老城区几乎连见缝插针的土地都已经成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或许这是造成老城区电梯房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电梯房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容纳最多的住户,也使开发商得到更多的利润,难怪开发商们都不乐意去建最高只能到9楼的楼梯房。

  [小标题]老城区二手电梯房和楼梯房情况一览

  随着楼市三级市场的不断完善,二手市场上的房源选择也趋向多样化。据行内人士分析,在老城区的二手市场上,电梯房和楼梯房同样受宠。一般来说,投资客青睐旺租区价钱低的房源,以最低投入换取最高回报,至于是买电梯还是楼梯,要根据以后能否租得起价决定。自住客则看重老城区完善的生活配套,一般喜欢选择生活便利或靠近学校的房子,对房子周边的环境、房子的格局面积等较为看中。

  活跃于老城区二手市场上的房子大部分是房改房和商品房,加上少量20年以上的旧房子。房改房楼龄多在10到20年之间,以6~9层无电梯建筑为主;商品房楼龄相对较短,从一两年到10年左右,多为电梯房。

  二手电梯房的分布主要是在原有旧居住区和主干道旁,建于旧居住区里的商品房与区内房改房共享区域内配套,以单体楼为主;地处主干道旁或新兴住宅区内的商品房,以小区管理为主。

  老城区二手楼梯房分布呈现两大特色,沿街道分布和形成片区分布。集群而居的习惯形成不少集中的居住区域,区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市场、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完善。

  从具体区域看,东山区的楼梯房大部分位于一定的居住区域内,早期多以“村”命名并沿用至今,如建设新村、五羊新村、梅花村等。该类房源主要是各单位的宿舍大院,偶有单栋住宅,楼龄多在15年左右,也有楼龄10年以下,砖混结构,外立面为石米材料,部分楼宇后期外立面重新装修成瓷砖材料。这类楼梯房离主干道步行5~10分钟,交通便利同时受噪音影响不大;旧城改造新增不少绿地,也提升老城区楼梯房的居住环境。

  荔湾区的楼梯房分布特点是:接近中心区域多沿街而建,边缘区域以片区为主。中心区及辐射区域多以街道命名,如耀华大街居住区、洞神坊居住区等。这些房子沿内街而建,四通八达且九曲十八弯的内街成了居住区域内的交通“要道”。中心区仍有不少老式民居,特别在多宝路、长寿路和文昌路等内街,遗留不少几十年的西关大屋。边缘区域房改房形成小区管理,如中山八路的周门小区,荔湾路的幸福新村,西华路的金花小区,西场的和平新村等,环市西还有荔湾西部最大的居住集中地——西村,区域内不仅有环市西小学、广雅中学等名校,还有好又多大型超市,公交总站,大小食肆林立,生活十分便利。另外还有部分的单位宿舍,如市二医院宿舍、银行宿舍、水厂宿舍等。荔湾房改房楼龄一般在13年以上,外立面是石米材料,也有黄泥外墙。许多临街房子因旧城改造,外立面均整修一新。

  [小标题]电梯、楼梯,如何选择?

  通过了解老城区二手电梯房和楼梯房的概况,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在老城区无论是电梯房还是楼梯房,它们所享用的配套资源是一样的。那么,在同样配套的情况下选择电梯还是楼梯,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支付能力、实际居住需求、购买心理等因素。

  以两套房源为例,看看不同家庭会怎么选择。A房源:广雅后街4楼70平方米的单位,楼龄11年,总价22万,管理费0.4元/㎡;B房源:环市西苑10楼75平方米的单位,楼龄3年,约38万,管理费1.2元/㎡。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A房源。

  这类家庭一般是孩子正在读书,父母年迈,收入不少但是开支更多。小王就是这类家庭,夫妻月收入7000多元,有20万的积蓄,本来,以小王夫妇的收入完全可以负担电梯房的按揭供款和入住后的费用,但是考虑到孩子要读书,父母年纪大,几年后家庭开支在教育和医疗费用方面会不断增加,而两夫妻的月收入不一定会大幅度增加,所以还是选择了楼梯房。入住后电梯房的费用明显高于楼梯房,对于负担重的家庭管理费也会成为大额开支。

  积蓄不多的年轻家庭——A房源。

  年轻的夫妇,一般积蓄不多,在各自家庭都不能提供什么“援助”的情况下,老城区的楼梯房确实是首次置业的好选择。应该说,年轻夫妻的月收入上升的可能性较大,在有一定积蓄后会进行再次置业,老城区的楼梯房作为过渡性质,以后出售在价钱上或在租价上都比电梯楼有优势:同一地段楼梯房购入总价比电梯房低,但租价相差并不远。

  不愿受供房负担的家庭——A房源。

  小张是本着“住的舒服没有负担”去买房子的。按他们夫妻月收入近万的水平,月供一两千绝对不成问题。但是小张钱“花”惯了,一个月要给银行几千块总就得心理负担重,于是选择总价低的楼梯房,一次性付款,以后没有任何负担,依然可以爽快地吃喝玩乐。选择老城区,除了吃用就在楼地下之外,有的时候“浦”晚了打的回家路费也不多。

  为提升居住环境的家庭——B房源

  房子带电梯也是生活进步的表现,电梯房也是以后居住的趋势。电梯使上下楼更加便利,特别是对于老人家来说。高额管理费只是为提高生活质量而付,值得……这类家庭选择电梯房是毫不犹豫的,他们收入不错,负担不重,而且讲究生活质量。或许是某些情结或许是老城区生活便利或许一手房选择余地不多,总之他们选择在老城区买二手房,更侧重于个人居住的舒适性,所以电梯是他们的首选。

  只住电梯房心理的人——B房源

  只住电梯房的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一种看法:在买房子已经成为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后,人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会用居住的房子去衡量一个人,那么电梯和楼梯就各自承载着并不属于它们本身的某些东西。他们选择电梯房或许没有什么大理由,也没有细想,就是心理上希望住电梯房,就算没有小区他们还是会选择电梯房。

下一篇文章: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建材选购 > 相关文章 > 关键字:楼梯

室内装修图片

床图片  沙发图片  梳妆台图片  衣柜图片  书桌图片  书柜图片  电视柜图片  茶几图片  窗帘图片  灯饰图片
 床图片     沙发图片   梳妆台图片   衣柜图片    书桌图片    书柜图片   电视柜图片   茶几图片    窗帘图片    灯饰图片

室内装修效果图

客厅效果图  卧室效果图  厨房效果图  餐厅效果图  书房效果图  卫浴效果图  玄关效果图  办公效果图  酒店效果图  建筑效果图
客厅效果图  卧室效果图  厨房效果图  餐厅效果图  书房效果图  卫浴效果图  玄关效果图  办公效果图  酒店效果图  建筑效果图